上周一是“国五条”细则出台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由于细则提到将严格执行征收房价差额20%的个人所得税,导致二手房成交量暴涨,很多二手房交易者都期望抢在政策落地前完成交易。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水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周一到上周四的四天时间,石家庄二手房市场创下1329套的成交纪录,短短几天之间,二手房交易超千套。
李水源表示,石市近期暂不出台国五条细则落地措施的主要考虑是,“差额20%个税”政策涉及面较广,对二手房市场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房改房的交易。石家庄市有房改房约40万套,虽然具体占比并无统计,但可以明确是主要的二手房源。根据石家庄市的房改政策,一套房改房当初的市价仅两三万,最多不超过四五万,近年来升值幅度在40万-50万元之间。如果按照国五条细则来征收个人所得税,税费可能达到10万元以上,由于卖方可能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买方,无形中将助推房价上涨。“说近期不会出台‘差额20%个税’,是希望给大家传达一个信息:政府对于房市调控政策会仔细考虑,征求各方意见,避免盲目行事。”李水源表示,其实对于很多城市来说都存在房改房问题,目前尚未听说有城市出台国五条细则的落地。
石家庄市区有45个城中村,城中村居民普遍拥有数套回迁房,这是石家庄市房地产界的一个特色,暂缓出台“20%个税”,是否也是由于考虑到了这部分回迁房业主利益?李水源表示,据他观察,城中村居民回迁房和自建房进入二手房交易市场的较少,大多数进入了租房市场,因此这不成为主要原因。李水源表示,四天成交超千套二手房,是一种人们出于恐慌心理而产生的透支现象,未来二手房成交量将会降低。
相关报道
二手房个税或区别征收
在遭遇到巨大的“舆论反弹”之后,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国家税务总局(下称“国税总局”)已经着手制定包括“保护刚性需求”在内的国五条执行细则(下称“17号文”)的落实方案。截至本报发稿时,有关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
记者了解到,除保留了居住满5年且为唯一自住房产出售免征个税的“优惠政策”外,还有望包括按照售价、面积、购买年限等要素划定保护线,区别性征收售房个税的“空间”。中央部门对此只做原则性规定,地方政府将制定具体的实施征收技术方案。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17号文的方式,下发了新国五条的执行细则,除要求统一实施限购、扩大限购范围外,还要求依法对个人转让住房所得征收20%个人所得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税虽然并非“新政”,但还是引发“误伤刚性需求”的舆论反弹。
财政部、住建部、国税总局等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已经在全国两会期间,召集有关部门参加会议,研究“如何解释国办发17号文”的问题,其中,如何在征收售房所得个税过程中,保护合理刚性需求的问题,是焦点之一。
为尽快落实国办发17号文,北京等城市已经加紧制定包括个税征收等一系列的细则,并已就其中个别条款征求市场、业界意见。北京市有可能按照住房面积、销售价格等因素划线,实施“有所区别”的售房个税征收办法,以对刚性需求实施保护,打击投资投机资本。 (据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