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从“丧失劳动能力”到每年骑行一万公里
日期:2013-03-21 浏览
市老年体协骑游队副队长刘肃今年已经74岁。1994年,他因罹患结肠息肉、椎主动脉血管堵塞、“三高”、神经官能症等被鉴定为“丧失劳动能力”而办理了病退手续,可自从1996年开始骑自行车锻炼后,这些疾病都一扫而光。他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都不会相信。

  刘肃病退后,连续做了3次手术,1995年又因椎主动脉血管堵塞导致脑供血不足突然晕倒。从医院出来,他拔掉了家里的电话线,对老伴儿说:“有人找我就说出差了。”他一口气在家里“休养生息”了6个月。

  1996年,他下定决心开始锻炼,并有幸碰到了骑游队队长刘开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换了3辆自行车,每年都骑行1万公里。

  参加骑游队没多久,他就能骑到120公里外的天津,进而骑到190公里外的北京。他原来体重达到72公斤,腰围三尺一;现在一直是体重57公斤左右,腰围降到二尺五;多年的神经官能症、胃神经官能症均不治而愈。医生曾说他的病癌变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次,他到医院复查,医生惊讶地说:“你还活着呢?”

  骑游队在市区北部居住的队员,夏天7点半准时在电大门前集合,冬天后延1个小时,一般骑行三四十公里,周边的景点,如南湖、飞机场、陡河水库、景忠山、禅林寺、大钊故居、白羊峪、雾灵山、盘山、梨木台等地都转遍了,有的地方甚至转了不下10次。遇到雾霾等恶劣天气,他们为保持运动量,也要逛超市或到空气新鲜的郊外赶集。

  因母亲、老伴儿身体均不好,还要照顾孙子,他很少出远门。2009年,他与几个老伙伴去了清西陵、狼牙山、满城汉墓、保定直隶总督府、白洋淀等地,每天骑行距离约150公里。2011年8月,他带队赴西柏坡,很多游客得知他们是从唐山骑车来的,纷纷与他们合影留念,使老人们倍感自豪。这次远行达1100公里,历时8天半,最多的一天骑行180公里,最少的一天60多公里。

  他的母亲居住在古冶区大庄坨乡,离他家约32公里。他经常早晨6点半出发赶到母亲家,与老人家唠嗑约1个小时,再骑车回来,到学校门口接孙子。

  他现在耳不聋、眼不花,身板硬朗,从1996年开始锻炼后从未感冒过。一次在楼下蹲着看下棋的,旁边的几个老人专门给他掐表计时——他蹲了1小时50分钟,而且站起来后腰板笔直,令他们羡慕不已。

  天气渐渐暖和了,他正与队里几个负责人制订全年计划。3月下旬,队里一拨人马将从京杭大运河奔赴庐山、黄山等地,计划单程骑车40天,回程坐火车;第二拨人马奔赴壶口瀑布,经过延安、西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