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河北屋脊”小五台惊现金钱豹 或可证实豹群存在
日期:2013-05-09 浏览
发现金钱豹还要从小五台保护区去年与社会组织的一项合作说起。

去年10月初,小五台保护区开始与民间环保组织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合作,在自然保护区辖区内架设了50多台红外触发相机,采用先进的科学观测方法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刚安装不久,蔚县地区就遭遇暴雪袭击,小五台山区尤为严重,架设在保护区的部分红外触发相机被大雪覆盖,上山道路被积雪封堵。

刚安装设备就大雪封山,怎么查看设备工作情况和效果?工作人员束手无策。直到今年4月30日,小五台山大部分积雪融化,道路恢复通行,小五台保护区工作人员与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成员迫不及待地开始上山搜集资料,但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上依然有近一米厚的积雪。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只取回了2号监测点的一台红外触发相机。当时谁也不曾想,就是这台相机给工作人员带来惊喜,并让小五台保护区一下子走进公众视野。

工作人员下山后,打开相机卡查看时,赫然发现相机成功拍摄下一只金钱豹的身影,并且接连三张,形成完整的视频记录:2012年11月2日16时左右,一只金钱豹在相机前经过。小五台存有野生金钱豹!此外,2号相机还拍摄到赤狐、豹猫、西伯利亚狍、斑羚、褐马鸡、雉鸡、勺鸡等多种野生动物。

小五台保护区专家表示,被发现的成年金钱豹为华北亚种(简称华北豹),个体为雄性,身长1.2米左右,体重约50千克,身体健康,状态良好。金钱豹华北亚种作为珍稀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过去在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此前在只有山西省发现分布100多只,此次小五台山地区发现金钱豹尚属首次。所以2号相机拍下的金钱豹的野外活动,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北京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存在的直接证据,证实了小五台山是金钱豹的栖息地之一。同时,金钱豹在小五台山地区的野生动物链中处于顶级位置,金钱豹的存在,证明了小五台山生态系统有着完整的食物链。

而且金钱豹不会是单独的一只,它们都有自己的领地。今年6月份、7月份,工作人员将再次进山搜集资料,采集其他设备的监测资料。按照计划,他们要在山里住两夜才能完成相关工作,同时还表示记者届时可以随行,但要准备好帐篷等必需品。 成年豹出没或可证实豹群存在

据一些老护林员介绍,小五台发现豹子的行踪,绝非偶然。在他们的记忆中,十余年前,他们在巡山时都曾见到过豹子。当地一些老农小时候也见过豹子,只不过当时没有影像设备,无法记录罢了。而且,由于豹子敏感、怕人,一旦被人发现影踪便会立即迁出原居地。所以,豹子只能在人们的记忆和交谈中“出没”,而没有见到实物。但这次拍到金钱豹影像,无疑是一桩更真切有力的印证。

记者还想起一件事。2012年,小五台遭暴雪袭击,记者前往采访,在保护区,就曾看到过由吕梁地区红外系统采集的豹子图片。这与今年“五一”发现豹子信息吻合。因为小五台地跨河北山西两省,小五台西边属山西吕梁管辖区,东边归河北管辖,只是因为离北京较远,未引起重视和如此轰动。

此次小五台山发现金钱豹,考虑到金钱豹不会单独存在的特点,一只成年金钱豹的出现或许可以证实小五台有豹群存在,很多热心人士对金钱豹的生存状态表示极大关注。为了进一步调查了解保护区内发现的金钱豹的大致活动范围与生存环境的状况,以便日后更好地保护小五台保护区内的金钱豹,保护区管理局决定与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再次上山调查。

5月4日凌晨4时30分左右,保护区工作人员与猫科联盟成员一同驱车前往金河口管理区的一个管护站,稍事整顿后,大家就起身上山。一上午的时间,考察组一行基本上都是在赶路,没有什么发现。

中午11时5分左右,考察组到达第一个红外触发摄像机的位置,换好了内存卡后继续前行。之后,在12时30分和13时多,又陆续取回了第二台和第三台相机内的内存卡。考察组想继续前行,但由于已经抵达海拔2000米以上高度,前方的道路依然积雪覆盖,无法前行,所以只能取回这三台相机的内存卡。在安装第二台相机的位置,也就是拍摄到金钱豹的位置现场进行了仔细勘察,并做了详细记录。

不过,在考察过程中,考察组成员、保护区负责动物调查的王伟连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条小河沟边,王伟连发现了一张动物皮毛和一根腿骨。猫科联盟成员蒋先生估计是一只年幼的狍子,而且从腿骨的啃食情况来看,估计被吃的时间也是在近期。之后,考察组在另一处地方又发现了一些狍子的皮毛、内脏和头盖骨。

返回保护区驻地之后,考察组对内存卡内的资料进行了整理,虽然没有再次发现有金钱豹的照片和视频,却发现了大量野猪、獾子、豹猫等动物活动踪迹的视频。保护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发现,对金钱豹在保护区内的生存有很重要意义,表明金钱豹食物来源充足,只要减少人为的干预与破坏,金钱豹在小五台自然保护区内繁衍壮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