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智同精密传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其自主研发、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精密机床、风力发电、工程机械、通用机械等领域,部分高端行星减速机产品已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2024年12月31日,“冀望未来 共启华章”2025年京津冀跨年联欢河北会场活动在正定古城南城门举行。
在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展示大厅,中电智广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智能计算展示。
由石家庄市第一中学主办的京津冀思政课一体化研修活动中,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大学、高中、初中教师同上一节思政课。图为天津南开大学教师宁悦正在此次研修活动中为石家庄学院的学生上公开课。通讯员 彦 星 摄
初夏的清晨,朝阳唤醒大地。
每天5时34分,第一班从北京至石家庄的复兴号高铁,由北京西站发车,一路向南飞驰,链接起众多人的“双城生活”,也为两地撒下创新的种子、合作的机遇,孕育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勃勃生机:
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区域互通、交通协同更便捷;
产业对接协作合力“串”起来,一个个京津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协同创新步伐愈发快起来,“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的故事越讲越精彩;
群众获得感更加多起来,医疗、教育等领域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美好生活再添幸福滋味;
…………
“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解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3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的要求,字字铿锵重千钧。
埋头苦干,逐梦前行。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两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牢牢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积极融入协同发展大局,着力在提升承接能力、加强合作共建等方面下功夫,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助力京津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推动区域协同 纵深拓展交通一体化
两年来,随着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拓展,有效推动了区域互通、交通协同。
今年“五一”假期,来自北京的旅客韩晓晓和爱人从北京乘坐G1579列车抵达高铁正定机场站,然后乘飞机去深圳。“我家离北京西站很近,从北京西站坐高铁到石家庄机场,与坐地铁去北京首都机场时间差不多,但费用却能节省500元左右。”她对记者说。
聚焦“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全面升级空铁联运服务。
如今,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打造了“三个圈”:200公里空巴联运辐射圈、200—500公里空铁联运辐射圈、500公里以上中转联程辐射圈,三种服务方式互相补充,有效提升了机场集聚辐射能力,机场区域航空枢纽的作用不断体现。
石家庄与周边愈发完善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为人们便捷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加快推进——
2024年6月,全国铁路调图,石家庄至张家口开通了直达动车,标志着石家庄与省内所有设区市均实现高铁或动车直达,在带来通行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石雄城际铁路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它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的铁路交通网络,把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与雄安新区更加高效地连接起来,使区域内的交通更加便捷流畅。
高速路网越织越密——
衡昔高速公路石衡高速至青银高速段、平赞高速至嶂石岩收费站段建成通车,其作为石家庄都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省内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增强了沿海港口、西部省份与河北省腹地的联系,提升了京津冀区域对外辐射带动作用。
按照计划,今年全市交通运输投资将达140亿元,高速公路建成72.2公里。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区域内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快速道路布局,全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交通网络。
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以立体化布局重塑区域新格局,为高质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牢牢牵住“牛鼻子” 绘好承接疏解“实景图”
一个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填补河北多项空白。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对医疗器械的要求非常高,而我省在介入类医用高值耗材生产领域,之前还处于空白,直到2024年8月康誉医疗介入类医用高值耗材产业园项目的投用。
“作为河北省首家介入类医用高值耗材生产企业,目前康誉医疗在研医疗器械产品约30款,已取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6张,填补了河北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多项空白。”河北康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艳琴说。
2小时洽谈对接,24小时完成签约,20天开工建设,13个月竣工投产——这个由北京天健君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生物医药项目,也成为石家庄积极吸引京津项目落地的一个生动缩影。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牵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牛鼻子”。
疏解,要将北京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成为协同发展新的动力源。
承接,石家庄借力更发力,充分发挥区位、产业等优势,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全力争取疏解项目及央企总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落户,形成新的增长极。
互联网企业添硬支撑。积极承接北京数据资源、算法训练等生产性服务业的转移疏解,由中国电子云在鹿泉区建立国内建设的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多家企业提供算力服务,以智能算力激活新质生产力。
项目疏解有平台。石家庄经开区京津冀协同创新承载中心正式运营,可为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构建从创业初期到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体系,16家企业已首批入驻。
产业承接环境优。石家庄的经济增速连续三年稳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方阵,连续入选一批国家级试点,荣获“最具幸福感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最佳引才城市”等称号,城市吸引力不断提升。
全域对接、全面承接。石家庄正在从承接疏解中汲取新优势,在优化分工中集聚发展新动能。
种下协同创新之花 结出科技研发硕果
在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RV减速机陆续装配完成。
“产品零件的加工精度控制在4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70。”智昆科技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刘泽鹏告诉记者,这件产品的核心技术源自北京研发,在石家庄实现规模化生产,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款北京研发、石家庄制造的高端装备,正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典型成果。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石家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补强京津科技成果来石转化链条,不断促进创新链、金融链与转化链的紧密融合,重点加强与京津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成果熟化孵化,努力构建“京津研发、石家庄转化”的创新模式。
石家庄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落户,全市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7.74亿元。
为让企业更好地受益于清华大学的优质资源,2024年,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启动了“石家庄清华创新专项”订单式服务项目,将清华大学技术成果落地应用到石家庄的产业场景中。华北制药、诚志永华、旭辉电气等企业纷纷申请立项,通过专家论证评选,最终确定立项25个,订单式研发服务总计经费2850万元。
面向京津知名高校、大院大所等成果资源高地,打造全方位京津科技成果挖掘渠道,为京津科技成果来石转化建立了丰富的成果储备。2025年,石家庄制定了《关于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来石转化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创新生态。
科技成果的落地和创新主体向石家庄的集聚,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地握指成拳、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
两年来,京津冀协同创新场景在石家庄不断上演,协同创新迸发出无限发展活力。石家庄5家科技创新平台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开展合作;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北京建立研发飞地;7位清华大学教授加入石家庄市政府智库;上百家企业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校企对接……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之花正在石家庄热土结出丰硕果实。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美好生活有滋有味
每周一,国内著名心律失常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学斌,都会准时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科诊室出诊。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北京、天津医疗专家每周往返京石、石津,足不出市看京津名医成为石家庄人民就诊常态。
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三地协同发展架起稳固而畅通的民生“幸福桥”。
借助京津优质的医疗资源,石家庄各级医疗机构通过专科联盟、合作建院、科研协作等方式,不断推动京津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石家庄与北大人民医院、天津中医一附院、首都儿研所合作共建3所医院,实现了合作医院之间运营管理、诊疗服务等全部同质化打造;
市三院与北京安贞医院、市妇产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市五院与北京佑安医院……石家庄与京津名院开展各类高水平合作项目达到21个;
柔性引进560余名京津专家常驻石家庄开展诊疗活动,开展了100多项新技术、新项目,30余名京津专家直接参与医院科室管理;带上一张医保卡,就能走遍京津冀,越来越多的京津冀居民享受到了跨省异地就医“一卡通行”的便利;
…………
一个个亮眼成绩的背后,是石家庄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的生动注脚。而京津冀三地教育领域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又绘就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壮美“同心圆”。
“同行们之间的深入交流,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感到受益匪浅。”在京津冀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交流活动中,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威宣深有感触。
两年来,像这样的京津冀教育交流盛事在三地之间不断上演,京津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地域界限实现了与石家庄的共融共享。
12所中小学发起的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盟、15所特教学校组建的京津冀特殊教育学校协同发展共同体先后在石家庄成立;
2个北京市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在石家庄推广,带动10余个县(市、区)58所中小学提升质量;
京津专家22次走进石家庄校园诊断,完成30余项教学成果研讨,精准把脉教学难题;
借助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端平台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石家庄受益校长教师1400人;
…………
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是最重要的落脚点。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开展,协同之花结出了增福祉惠百姓之果,让幸福结结实实地落在石家庄广大群众的身上。
站在新起点,筑同心、共前行。生机勃勃的燕赵大地,必将书写更多激荡人心的发展故事,绘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美好的新篇章。
(除署名外,图片均为记者 董永博 张晓峰 摄 记者 吴 温 宋 钧 赵 艺 李莉雅 宋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