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河北男子大学毕业求职碰壁 回炉上中职找到工作
日期:2013-06-23 浏览
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用人单位缩减招聘计划,所有的一切让今年有了“史上最难就业年”之说。2013年应届毕业生们几乎全都踏上了求职路。“8年前大专毕业后,我也曾经历过找工作的艰难历程,最终我选择了‘回炉’,进入中职学校学门技术。”正是这次重新选择,使得史昌月开启了自己的另一种生活,成为一名抢手的技术工人。

历程

他求职屡碰壁,回炉再上中职

1米8的个子,体育特长生,2002年史昌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身体优势,考进了河北省一所教育学院,学习体育教育专业。“自己考上高中又上了大专,和周围那些上了中职、中专的同学相比,心里感到特别自豪。”1982年出生的史昌月说,刚上大学的时候,信心满满,遥想着大专毕业后可以当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

怀着自己的教师梦想,2004年年底,史昌月开始了求职路,经历了数次碰壁后终于发现,想要进入中小学当一名体育老师并不容易,而想找个其他方面的工作又怕自己无法胜任。

2005年放寒假时,史昌月眼看着自己曾经的初中或高中同学,从技工学校毕业后,顺利签下对口的工作,他也动了“学门技术”的心思。“其实这种想法早在2004年年底寻找实习单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是总也下不了决心。”史昌月说,那个时候总在想,当初上大学不就是为了不当工人吗?如果反过头来再转上中职,面子上多少有些过不去。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相比于上高中、考大学就业的模式,史昌月的“回炉”学技术似乎是有点逆流而上的感觉,不仅他身边的亲友不理解,就连他自己也曾经在内心纠结过。就在史昌月有些犹豫的时候,父母帮他下了最终决心。“我的父母非常开通,他们觉得我这个想法很实际,所以很支持我。毕竟工作比面子重要。”在父母的鼓励下,大学毕业的史昌月终于下定决心重新回到学校,学一门技术。

在经过多方打听后,史昌月选择了石家庄市机械技工学校。在那里开始招生后,他顺利报名,成为该校的一名中职生。就业大逆转,成为抢手技工

2007年底,还有半年才中职毕业的史昌月,被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挑中,成为该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而他的大学同学,30名同班同学中只有五六名成为了体育老师。“有的毕业8年了,几乎每年都会换一份工作。”说起这些,史昌月觉得自己很幸运。

“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作为一名工人,史昌月很自信。至今想到上中职时的招聘会,史昌月还记忆犹新。“好多家单位去我们学校挑选,尤其是我学的管道安装专业,十分抢手。”和大专毕业时的求职经历不同,这次史昌月不再是被企业选了,而是可以从众多企业里挑选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岗位。

“回炉”,让他感受到岗位挑人到人挑岗位的就业大逆转,那一年史昌月中职班的20多名同学全部找到了工作。

今年6月1日,史昌月参加了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成绩虽然10月份才能出来,但我很有信心。觉得应该没问题。”

对于以后,史昌月自然有着更新的打算。他说,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通过后,自己会考虑自学一下建筑专业的专科或本科,这样一来就具备参加一级建造师考试资格了。在史昌月看来,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不断为自己充电总是正确的。

感受

自身的真本事是求职法宝

从大专毕业找工作,到“回炉”中职后求职,史昌月最深的感受就是,企业需要的不再是好看的文凭,而是应聘者本身是否有真本事。

史昌月说,每年到了招聘季,学校都会列出企业招聘计划,那些计划里都是岗多人少。母校的毕业生们就像高考填报志愿一样,依次写下用人单位的名字,以供最终选择。与往年相比,今年虽然不少用人单位缩减了招聘计划,但企业给出该学校的岗位仍比毕业生要多。

在高校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年”之时,技工院校毕业生为何能实现就业逆袭?作为“回炉”的一名中职生,史昌月说,自己感到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都是紧贴市场需求。相比于理论课程,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学生多在实训楼内,操作台前,有时还要到企业去,在真正的生产线上学以致用。“我们在中职学的知识,都是强烈要求专业对口。我们是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