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夏季招聘专场 近万岗位对接90后
金九银十的招聘旺季又将来临,8月24日,石家庄市人才市场举办了“2013年石家庄人才网·中华英才网夏季专场招聘会”,据悉,这是市人才市场与中华英才网的首次合作,也是第一次尝试在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广场上举办招聘会。据统计,当天共有参会单位260个,提供了10000个就业岗位。记者在现场发现,面对最难就业季,大学生们纷纷“组团”求职,然而,人才供求对接缺口依然加大,生活优越、个性、自我、适应性强、思想跳跃的90后求职者越来越多,也让用人单位表示要更多地去调整和适应。
现场:求职者纷纷“组团”前来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看到四楼和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广场上都有许多企业设点招聘,摆好了桌子椅子,负责招聘的人员也已经到位。这次的招聘会,因为场地的原因,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场地。
据统计,此次到场的参会单位共有260个,提供了10000个就业岗位。记者看到,从招聘岗位看,从高到低一应齐全,主要涉及房地产/建筑、机械制造、医药/化工、IT/电子、商贸流通等当下热门行业;涵盖销售类、管理类、财会类、工程技术类、文职类、国际贸易类等岗位。
在现场,看到的都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人,背着小包,与几个好友一起仔细的浏览每一家的招聘信息,希望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份工作。田敬杰就是其中一位,这位穿着白色T恤,戴着一副眼镜的应届毕业生,正站在招聘信息发布八区浏览这信息,他学的是软件技术,游戏开发方面的,当问到想找到一份什么养的工作时,他表情带着明显的苦涩,很是无奈的说:“我毕业于专科,石家庄在游戏这方面整体实力弱,公司的要求高,需要2-5年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应届生就更加难以进入。这些限制让我现在只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00元就行了,其他的福利待遇,有更好,没有也行。”
在现场随处可见大学生在走动,咨询,一首拿着简历,一首拿着招聘简章。这些人,他们或是一起在招聘信息发布区浏览,或是一起去向有意的单位咨询具体的状况。来自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个女孩子王越、刘微、吕明月,是一个班的好朋友,都是学的机电一体化,她们今年刚毕业,听到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有招聘会,便相约一起来。刘微说:“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我看了今天的招聘大多数都是销售,不太合适。虽然现在找工作比较着急但是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现在还这么年轻,不想将就。”
今年刚毕业于唐山河北联合大学的杨同学,是在男友的介绍下才来到招聘会现场的,这位应届生已经找到了工作,是中文方面的,但是因为待遇低,专业又不对口,所以这才拖着男友一起来到招聘会找新工作,她说:“石家庄的工资都普遍较低,既然待遇到哪儿都那么低,我还是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口的工作吧。”
聚焦:“失衡”的供求关系依然存在
虽然招聘会现场不乏“组团”求职者的身影,甚至一度出现了拥堵的画面。但记者的采访中,有多家的企业都说这次招聘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尤其招聘大军的最大缺口依然是销售行业,整个会场只有销售行业桌前的求职者寥寥无几,用人单位眉头大皱。
记者看到,现场在各企业打出的招聘牌上,销售与技术人员的岗位是最多的,销售的工资在2000加成,而技术人员则是根据求职者本身的工作来决定。一家做楼宇设备销售的负责人张女士说:“我们其实什么都招,大学生也要,有工作能力,能活学活用就行。当然特别需要技术人员,销售也很缺少,因为做销售的很难找到人,很多原因,累,不稳定等等。”
“很多求职者纷纷投文员一类工作也不愿意选择销售这个行业。每个星期我们公司至少能收到10份投做销售简历,综合各方面因素,最后真正面试上的往往却只有一个人。”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很多求职者认为认为营销就是传销,而且长期的人员缺口和人才流动性强,使得企业都是高薪热盼营销人员。
不过,这边招聘企业求贤如渴,那边求职者却似乎热情不高。虽然营销岗位提供的待遇较高,应聘条件较低,却少有求职者投简历。大部分求职者还是表示,营销人员拿高薪水是靠业务提成的,他们这些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人脉,很难做到业务,还是找个实在的工作比较“靠谱”。即将毕业的邢同学则表示,大学生对营销专业没有歧视,但是销售岗位相对是个比较辛苦和风险较大的岗位,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想去,“做销售的,有一个月一万的也有一个月一千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干,不能随便地选择,还是选择自己的专业比较好。”
为此,记者询问了不少在现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说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离家近的。现在投简历也不会大范围的撒网了,会有选择的,理性的投那些有可能成功或者与专业对口的,最主要的就是专业对口,如果没有其他的因素还是愿意长期做的。只不过很少有机会找得到那样的工作。
“这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不仅仅是销售岗位,一些实践类岗位的人才需求错位也很严重,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就业也是冰火两重天,很多实践岗位的理科生早在学校就已经找到了工作,人才大集里的文科生远远多过理科生,但是用人单位要的依然是大批的技术人才,和文科生相比,招聘现场的工科毕业生就紧俏多了,他们大多怀揣一门企业看中的技术,应聘起来容易许多。不光是找工作相对较易,工科生的平均工资也比文科生高近500元。”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大学生要正视这种失衡,销售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个人能力,营销类的岗位和一些实践类岗位都是非常磨练人的,可以积累多方面的综合经验,大学生完全可以尝试。
同时,中华英才网河北区市场经理冯立杰也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青睐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文科生如果辅修或选修过计算机、经济、管理、设计、第二外语等方面课程,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一定要在简历的显著位置标明,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在校的低年级文科生,也要拓宽专业背景,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文科生将来在就业时能更有底气,适合的岗位也会更宽泛。“当然工科生也要加强自己的文字功底,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证将来在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冯立杰说。
深入:需要“适应”的90后求职群
“你别看这招聘现场人特别多,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是转转,没有学生太花心思。”一家美容机构的负责人李女士说,其实,不仅仅这场招聘会,今年的招聘会,大都是90后“唱主角”,习惯和需求都有了变化,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包袱”小,适应力强,更看重自己发挥的空间,在现场有种等等、瞧瞧、看看的心态,对薪酬的要求也普遍比较高。
的确,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以往人才大集上毕业生如撒渔网般投简历的情况不同,更多的90后毕业生目标明确,不紧不慢。很多求职者手里拿了一大堆招聘简章在场内到处游走,但是在各家企业的招聘区前咨询的却比较少,至于真正去拿着简历面试的人就更少了。
毕业于信息科技学院的田同学,是名副其实的90后,他在此次人才大集上就想先就业再择业,不过他更多的是观望,“下手”的并不多,“我自己对这方面挺感兴趣的,家里也有相关的背景,对薪酬要求不高,毕竟刚上班嘛,我比较看重公司这个团队的发展前途。”
“很多90后在找工作时都表示,要的,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是一份职业,这份职业可以实现我们的抱负,让才能有发挥的空间。”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先找个可以实践的落脚点进行就业过渡,这是90后的就业特征之一。尽管已经踏上工作岗位,但是与70后、80后不同,90后呈现出就业初期的随意性,他们没有受制于买房、结婚、生子的压力,没有把工作当做定终身的大事。
确实,被贴上个性标签的90后让现场也用人单位也略显担心,“用工不稳定已经是企业目前面临的状况之一,而充满个性而又没有包袱的90后,明显让这种不稳定会加剧。”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如果依旧采取以往的人才招聘和培养计划,那么人才流失的情况就会愈演愈烈。做传媒的杜先生告诉记者:“公司这次主要就是招应届毕业生作为储备人才,这是最主要的要求,但是没人来啊!而且以我们的经验,90后来了也用不长,经常来了干几天也留不住人。现在的孩子心态都是怎么了?”
“其实,面对全新的90后求职大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都需要改变,90后自然需要更多适应职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也可以为90后制定更好的用工计划,抓住90后的特点,帮助90后新员工从心理上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中华英才网河北区市场经理冯立杰介绍说,90后的个性思想确实能带来新创意、新变化。不过,90后需要情感上的关怀,他们急需被肯定,这是这批新员工在企业轮岗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同时,冯立杰指出,90后毕业生的大局意识很强,一般不纠缠某一个职位。在市人才市场一场招聘会上,很多前来应聘的90后大学生因不合适被拒绝后,不少人不急于离开,而是坚持介绍自己,很有自我推销意识。与以往求职者不同的是,90后更坚持自我。在问到求职者对未来职位的要求时,90后毕业生们有表现欲强,更坚持自己想法的特点,倾向于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表现出的工作热情也更高。从择业倾向上来看,90后也已经不太在乎国有还是民营,而是把工作自由度、轻松度、快乐感看得更重,择业的灵活性不低于80后。“因此,90后就业其实就是要学会坚持,如果走上了一条道路,就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我只有这条路一直走下去,除非觉得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仅要找工作,还要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向。”
现场:求职者纷纷“组团”前来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看到四楼和市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的广场上都有许多企业设点招聘,摆好了桌子椅子,负责招聘的人员也已经到位。这次的招聘会,因为场地的原因,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场地。
据统计,此次到场的参会单位共有260个,提供了10000个就业岗位。记者看到,从招聘岗位看,从高到低一应齐全,主要涉及房地产/建筑、机械制造、医药/化工、IT/电子、商贸流通等当下热门行业;涵盖销售类、管理类、财会类、工程技术类、文职类、国际贸易类等岗位。
在现场,看到的都是富有朝气的年轻人,背着小包,与几个好友一起仔细的浏览每一家的招聘信息,希望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份工作。田敬杰就是其中一位,这位穿着白色T恤,戴着一副眼镜的应届毕业生,正站在招聘信息发布八区浏览这信息,他学的是软件技术,游戏开发方面的,当问到想找到一份什么养的工作时,他表情带着明显的苦涩,很是无奈的说:“我毕业于专科,石家庄在游戏这方面整体实力弱,公司的要求高,需要2-5年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应届生就更加难以进入。这些限制让我现在只想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000元就行了,其他的福利待遇,有更好,没有也行。”
在现场随处可见大学生在走动,咨询,一首拿着简历,一首拿着招聘简章。这些人,他们或是一起在招聘信息发布区浏览,或是一起去向有意的单位咨询具体的状况。来自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个女孩子王越、刘微、吕明月,是一个班的好朋友,都是学的机电一体化,她们今年刚毕业,听到石家庄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有招聘会,便相约一起来。刘微说:“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我看了今天的招聘大多数都是销售,不太合适。虽然现在找工作比较着急但是还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现在还这么年轻,不想将就。”
今年刚毕业于唐山河北联合大学的杨同学,是在男友的介绍下才来到招聘会现场的,这位应届生已经找到了工作,是中文方面的,但是因为待遇低,专业又不对口,所以这才拖着男友一起来到招聘会找新工作,她说:“石家庄的工资都普遍较低,既然待遇到哪儿都那么低,我还是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口的工作吧。”
聚焦:“失衡”的供求关系依然存在
虽然招聘会现场不乏“组团”求职者的身影,甚至一度出现了拥堵的画面。但记者的采访中,有多家的企业都说这次招聘效果并不是特别好,尤其招聘大军的最大缺口依然是销售行业,整个会场只有销售行业桌前的求职者寥寥无几,用人单位眉头大皱。
记者看到,现场在各企业打出的招聘牌上,销售与技术人员的岗位是最多的,销售的工资在2000加成,而技术人员则是根据求职者本身的工作来决定。一家做楼宇设备销售的负责人张女士说:“我们其实什么都招,大学生也要,有工作能力,能活学活用就行。当然特别需要技术人员,销售也很缺少,因为做销售的很难找到人,很多原因,累,不稳定等等。”
“很多求职者纷纷投文员一类工作也不愿意选择销售这个行业。每个星期我们公司至少能收到10份投做销售简历,综合各方面因素,最后真正面试上的往往却只有一个人。”一家公司的负责人说,很多求职者认为认为营销就是传销,而且长期的人员缺口和人才流动性强,使得企业都是高薪热盼营销人员。
不过,这边招聘企业求贤如渴,那边求职者却似乎热情不高。虽然营销岗位提供的待遇较高,应聘条件较低,却少有求职者投简历。大部分求职者还是表示,营销人员拿高薪水是靠业务提成的,他们这些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一没有经验二没有人脉,很难做到业务,还是找个实在的工作比较“靠谱”。即将毕业的邢同学则表示,大学生对营销专业没有歧视,但是销售岗位相对是个比较辛苦和风险较大的岗位,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想去,“做销售的,有一个月一万的也有一个月一千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干,不能随便地选择,还是选择自己的专业比较好。”
为此,记者询问了不少在现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说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离家近的。现在投简历也不会大范围的撒网了,会有选择的,理性的投那些有可能成功或者与专业对口的,最主要的就是专业对口,如果没有其他的因素还是愿意长期做的。只不过很少有机会找得到那样的工作。
“这就是供求关系的失衡,不仅仅是销售岗位,一些实践类岗位的人才需求错位也很严重,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就业也是冰火两重天,很多实践岗位的理科生早在学校就已经找到了工作,人才大集里的文科生远远多过理科生,但是用人单位要的依然是大批的技术人才,和文科生相比,招聘现场的工科毕业生就紧俏多了,他们大多怀揣一门企业看中的技术,应聘起来容易许多。不光是找工作相对较易,工科生的平均工资也比文科生高近500元。”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说,因此,大学生要正视这种失衡,销售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个人能力,营销类的岗位和一些实践类岗位都是非常磨练人的,可以积累多方面的综合经验,大学生完全可以尝试。
同时,中华英才网河北区市场经理冯立杰也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青睐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文科生如果辅修或选修过计算机、经济、管理、设计、第二外语等方面课程,具有较强的英语沟通能力,一定要在简历的显著位置标明,以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在校的低年级文科生,也要拓宽专业背景,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文科生将来在就业时能更有底气,适合的岗位也会更宽泛。“当然工科生也要加强自己的文字功底,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保证将来在职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冯立杰说。
深入:需要“适应”的90后求职群
“你别看这招聘现场人特别多,但是实际上大家都是转转,没有学生太花心思。”一家美容机构的负责人李女士说,其实,不仅仅这场招聘会,今年的招聘会,大都是90后“唱主角”,习惯和需求都有了变化,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包袱”小,适应力强,更看重自己发挥的空间,在现场有种等等、瞧瞧、看看的心态,对薪酬的要求也普遍比较高。
的确,记者在现场看到,与以往人才大集上毕业生如撒渔网般投简历的情况不同,更多的90后毕业生目标明确,不紧不慢。很多求职者手里拿了一大堆招聘简章在场内到处游走,但是在各家企业的招聘区前咨询的却比较少,至于真正去拿着简历面试的人就更少了。
毕业于信息科技学院的田同学,是名副其实的90后,他在此次人才大集上就想先就业再择业,不过他更多的是观望,“下手”的并不多,“我自己对这方面挺感兴趣的,家里也有相关的背景,对薪酬要求不高,毕竟刚上班嘛,我比较看重公司这个团队的发展前途。”
“很多90后在找工作时都表示,要的,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是一份职业,这份职业可以实现我们的抱负,让才能有发挥的空间。”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先找个可以实践的落脚点进行就业过渡,这是90后的就业特征之一。尽管已经踏上工作岗位,但是与70后、80后不同,90后呈现出就业初期的随意性,他们没有受制于买房、结婚、生子的压力,没有把工作当做定终身的大事。
确实,被贴上个性标签的90后让现场也用人单位也略显担心,“用工不稳定已经是企业目前面临的状况之一,而充满个性而又没有包袱的90后,明显让这种不稳定会加剧。”一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如果依旧采取以往的人才招聘和培养计划,那么人才流失的情况就会愈演愈烈。做传媒的杜先生告诉记者:“公司这次主要就是招应届毕业生作为储备人才,这是最主要的要求,但是没人来啊!而且以我们的经验,90后来了也用不长,经常来了干几天也留不住人。现在的孩子心态都是怎么了?”
“其实,面对全新的90后求职大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都需要改变,90后自然需要更多适应职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也可以为90后制定更好的用工计划,抓住90后的特点,帮助90后新员工从心理上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中华英才网河北区市场经理冯立杰介绍说,90后的个性思想确实能带来新创意、新变化。不过,90后需要情感上的关怀,他们急需被肯定,这是这批新员工在企业轮岗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同时,冯立杰指出,90后毕业生的大局意识很强,一般不纠缠某一个职位。在市人才市场一场招聘会上,很多前来应聘的90后大学生因不合适被拒绝后,不少人不急于离开,而是坚持介绍自己,很有自我推销意识。与以往求职者不同的是,90后更坚持自我。在问到求职者对未来职位的要求时,90后毕业生们有表现欲强,更坚持自己想法的特点,倾向于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表现出的工作热情也更高。从择业倾向上来看,90后也已经不太在乎国有还是民营,而是把工作自由度、轻松度、快乐感看得更重,择业的灵活性不低于80后。“因此,90后就业其实就是要学会坚持,如果走上了一条道路,就告诉自己,我没有选择,我只有这条路一直走下去,除非觉得这条路已经走到了尽头。不仅要找工作,还要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