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公交一卡通2020年有望“全国通”
日期:2014-04-18 浏览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 公共交通一卡通全国联网有了时间表。交通运输部17日宣布,预计2016年底前,全国大中型城市初步实现公交一卡通的跨市域、跨交通方式使用;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市域的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国联网。

目前全国已有254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发行了公共交通一卡通,总数超过3.5亿张,使用范围覆盖了公交、地铁、出租汽车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应用功能扩展到小额消费支付领域。

他介绍,此次推进工作将通过以点带面、先区域后全国、先验证后推广的方式,先在全国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三省等部分区域开展联网工作,逐渐过渡到全国联网。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单位负责编制了《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试行稿)》,并组织开展了技术规范的试点验证工作。下一步在试点验证阶段,计划在智能手机平台上进行一卡通技术试用,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在试点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六问公交一卡通全国

小小的公交卡如果一卡通行全国,会不会增加企业成本?会不会造成公交涨价?会给公众带来什么?围绕诸多疑问,记者对有关方面进行了采访。

一问:联通要花多大投入

升级需要花费多大投入?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是公交全国一卡通的技术支持牵头单位,正在建设全国清分结算平台。结算平台负责人汪宏宇给记者估算了一笔账:粗略估计,全国需近40亿元的投入。

二问:会不会造成公交涨价

“这些投入不会让企业出。”交通运输部运输司综合处处长徐文强解释说,各级财政将拨付支持资金,但金额有限,大头靠市场融资解决。

徐文强认为,这是项多赢的事情。公众仍同以往一样刷卡,乘坐公交不会多花钱;公交企业不仅不受任何影响,而且融资平台赢利后,将返补公交企业;各城市的一卡通公司也不需要自掏腰包承担成本。原有的发卡渠道不变,谁发卡,谁收钱,谁融资。

三问:全国清分结算平台起什么作用

“全国平台不发卡,不融资,是个分账的结算平台。”汪宏宇介绍,到今年7月,这一平台将建成投入试运营。其运营方式是,地方上的结算平台与全国结算平台对接,可以一省为单位,也可以城市或者城市群为单位。凡是旅客跨出本区域结算平台,到了另一地的,进入全国结算平台,全国结算平台结算出旅客在甲区域内消费的钱款后,发回给其发卡所在地的乙区域,由乙区域把钱支付给甲区域。“从全国结算平台上流动的,就是数字符号,不过手钱。”汪宏宇说。

四问:各地公交价格不一样,怎么办

“旅客异地消费公交时,不享受当地政府的优惠补贴,按照当地的原价支付票款。”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副司长王水平说。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民乘坐公交一次刷卡0.4元,但其原票价为1元,北京市政府每张票补贴0.6元。上海市人到北京刷卡,则一次刷掉1元钱,不享受北京市的6角钱补贴。

五问:如何解决公众充值退卡问题

王水平说,造成退卡的主要原因是,公众不在甲城市生活了,到了乙城市卡成了废品,必须退掉。实现了异地通用后,将能减少公众退卡。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编制技术规范,制定好相关异地充值、退卡的服务规则,满足公众需求。

六问:卡上的资金安全有保障么

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主任曹德胜回答说,系统设计上采用了对称和非对称密钥相结合的方法,支持国密算法,同时兼容现有的国际通用算法。

此外,后台系统也建立了风险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异常交易,将特别处理,确保持卡人的账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