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入驻燕郊三甲医院
属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镇与北京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距离北京市中心只有30公里。燕郊地区目前已拥有常住人口近60万,其中,近一半人口目前在京工作。燕达医院是河北省唯一一家民营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燕郊镇唯一的三甲医院。资料显示,燕达医院是国家医保、新农合、社保、工伤医疗保险的定点医院,开设有18个临床中心。十天前,燕达医院成为首家加入北京“医联体”的河北医院。
5月19日,八通线终点站,本报记者搭乘了一辆北京通州的出租车前往燕达医院。“这个医院盖得特漂亮,据说医疗水平也挺高,好多影视剧都去那儿拍,但是很少有北京的患者到那里去看病。”的哥说道。
“因为收费贵吗?”
“应该不贵,我一个朋友孩子发烧去那儿看的,才花了不到100块钱。在北京的医院,无论大小,光药费就不止200块吧?”的哥说道。
医疗环境备受称赞,医疗水平得到认可,医疗收费也不算贵,那为什么北京的患者不愿意到这家医院来看病呢?
问题还是出在医保报销上。
在燕郊论坛,住在燕郊的“北漂”人士表示,异地看病存在报销手续繁琐、报销周期长等问题,所以燕郊的医院无论多方便,都很少去。
“医保报销不对接成为北京务工人员在燕郊看病的最大障碍,目前我们的门诊量中这些人所占比例不足5%。”燕达医院副院长周怀龙说,北京的患者到这里看病,需要先到北京市卫生局走程序审批,需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到燕郊看病时,需要患者先垫付现金结算费用,然后再把报销单据拿到北京报销。患者报销时,北京市有些部门还不承认民营医院的检查报告,报销比例偏低。
这样的困境近日迎来一线希望的曙光。十天前,燕达医院成为首家加入北京“医联体”的河北医院。朝阳医院表示,13个科室的专家将入驻燕达医院,服务于燕郊本地以及住在燕郊的在京工作的居民。
这也是北京正在推广的“医联体”中,首次纳入外地医院。朝阳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出诊的专家分别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脏中心、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他们将在燕达医院从事并指导医疗工作,每周两次出门诊。
“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应该是技术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把医院搬出去。”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介绍,目前,两地政府正在积极落实两地社保及新农合相关政策,评估燕达医院能否列为医保定点医院,争取使京、冀两地居民在该院看病享受医保报销。
河北医院纳入北京“医联体”,这是否意味着河北与北京医保对接进入“倒计时”?北京卫生局一位官员表示,现在谈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但京津冀跨区域的医疗合作确实已经驶上了快车道。
5月19日,八通线终点站,本报记者搭乘了一辆北京通州的出租车前往燕达医院。“这个医院盖得特漂亮,据说医疗水平也挺高,好多影视剧都去那儿拍,但是很少有北京的患者到那里去看病。”的哥说道。
“因为收费贵吗?”
“应该不贵,我一个朋友孩子发烧去那儿看的,才花了不到100块钱。在北京的医院,无论大小,光药费就不止200块吧?”的哥说道。
医疗环境备受称赞,医疗水平得到认可,医疗收费也不算贵,那为什么北京的患者不愿意到这家医院来看病呢?
问题还是出在医保报销上。
在燕郊论坛,住在燕郊的“北漂”人士表示,异地看病存在报销手续繁琐、报销周期长等问题,所以燕郊的医院无论多方便,都很少去。
“医保报销不对接成为北京务工人员在燕郊看病的最大障碍,目前我们的门诊量中这些人所占比例不足5%。”燕达医院副院长周怀龙说,北京的患者到这里看病,需要先到北京市卫生局走程序审批,需要来回跑好几个地方。到燕郊看病时,需要患者先垫付现金结算费用,然后再把报销单据拿到北京报销。患者报销时,北京市有些部门还不承认民营医院的检查报告,报销比例偏低。
这样的困境近日迎来一线希望的曙光。十天前,燕达医院成为首家加入北京“医联体”的河北医院。朝阳医院表示,13个科室的专家将入驻燕达医院,服务于燕郊本地以及住在燕郊的在京工作的居民。
这也是北京正在推广的“医联体”中,首次纳入外地医院。朝阳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出诊的专家分别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脏中心、消化内科、内分泌科等。他们将在燕达医院从事并指导医疗工作,每周两次出门诊。
“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应该是技术支持,而不是一味地把医院搬出去。”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介绍,目前,两地政府正在积极落实两地社保及新农合相关政策,评估燕达医院能否列为医保定点医院,争取使京、冀两地居民在该院看病享受医保报销。
河北医院纳入北京“医联体”,这是否意味着河北与北京医保对接进入“倒计时”?北京卫生局一位官员表示,现在谈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但京津冀跨区域的医疗合作确实已经驶上了快车道。
上一条:
“小满”前后将持续高温
下一条:
今年全市近七万人参加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