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人人都能成为温暖的传递者
日期:2014-05-24 浏览
创建文明城
他们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以行动帮助他人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他们甘愿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正因为他们的存在,这座城市温暖无比,他们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在他们看来,志愿者并不“伟大”,他们只是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普通人。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传递温暖与爱,为城市文明增色。

特别点评

一座城市的文明刻度

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有多高,志愿者的多少是强有力的证明。正如著名画家梵高的名言:“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一种温暖而积极的精神追求,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刻度,是滋生文明的不竭源泉。

有人说,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冷漠而自私的时代。诚然,在这个巨变的转型期里,一些诸如“扶不起的老太太”等负面事件不可避免会让人们产生疑虑和困惑。但是,每到灾难过后,总有一群人义无反顾前去协助救援;每当个人群体遇到困难,总有一群人默默送来温暖;每次大型活动中,又总有一群人不计得失,用微笑和耐心,传递着一座城市的关怀……这群人的名字叫做“志愿者”,他们的形象以及所代表的精神文明,已然成为人们衡量社会风尚的一把尺子,成为公众对美好道德家园的精神寄托。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活跃在省会各处的志愿者们,用他们的行动和内心质朴的爱,让我们的石家庄多了几分人文内涵,为我们城市的文明之光增添了更多的亮度。他们在助人为乐中,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在不断奉献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崇德向善中,凝聚着一座城市道德文明的力量。

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期盼更多普通人参加各种志愿服务。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从小事和身边事做起,让人看到细微之处绽放的人性之美,那么,必然会积小善为大善,汇聚起爱的海洋,夯实文明的根基。

康 乾

“做好事”与钱多钱少无关,只需一颗肯付出的心

扶孤助残先行队、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活地图”指路、环保宣传、哑语俱乐部、特困职工扫房团等等,这些志愿服务小分队都是在“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石家庄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莫丽的倡导下成立的。多年来,这些志愿小分队的足迹遍布学校、敬老院、大病患者的家中等地方,他们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太多的钱,但是我们愿意尽我们的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心去温暖他们。”莫丽说。

莫丽记得一名叫楠楠(化名)的女孩,她很漂亮,可因为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女孩从不与任何人交流,唯一感兴趣做的事就是拆鞋,她会用尽一切办法把一双鞋毁得七零八碎,她几乎没有出过校门。一次,在他们的耐心劝说下,楠楠主动拉起了一位志愿者的手,跟着志愿者走出了校园,看到外面的多彩世界,志愿者第一次见到楠楠笑了。“那一次,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楠楠笑,我们都非常激动,一直陪着楠楠的志愿者张文敬还激动得留下了眼泪。”莫丽说。

“每一次看到这些需要安慰和帮助的老人、孩子,朴实而又善良的面孔,我的心里就很难过,但当做完一次善举时又感到很欣慰、很快乐。其实,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我也从中感受和收获着奉献的快乐!”这就是莫丽,一个普通爱心志愿者最朴实的心声。

“中国好人”靳国芳更是省会很多市民熟知的一位志愿者,她的“靳国芳热线”也成为志愿服务中的“知名品牌”。今年76岁的靳国芳告诉记者,退休前,她就是厂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和学雷锋积极分子。退休后,她更是“不甘寂寞”继续发光发热。不管节假日,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严冬还是酷暑,只要居民有需要,她都会伸出援手,这一干就是20多年。为方便居民联系,她还开通了24小时专线电话,如果居民有需要,只要一个电话,她马上赶去帮忙。

2009年冬天,小区内一位年逾七旬的独居老人刚刚心脏病出院,深夜给靳国芳打来电话,说听到室内有嘈杂声,不能入眠。靳国芳马上摸着黑到老人家了解情况,发现老人又出现心脏病发病迹象,立即联系人进行救助,忙活一晚,老人总算转危为安。2006年的春节,大年初一上午,一位居民在家猝死,家中留下两个智障的孩子,老伴儿不知所措,家中没有一个能主事的人。得到消息后,靳国芳马上赶去帮忙,当她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后,已是星空满布的夜晚。

多年来,靳国芳接到的各类求助数不胜数,连她自己都记不清帮助过多少人。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她所居住的建南社区里的热心人越来越多。2009年,建南社区成立了志愿服务站,更多居民加入到社区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来,而靳国芳也被大家推为站长。之后,在她的带领下,服务站还成立了多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从最初的10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近400名。“大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收获快乐,这种快乐会转化成一种动力,激励我们做更多的好事儿。”靳国芳骄傲地说。

爱心不分大小,小善可以汇集成大德

“我们公司经常会组织一些援助活动,到山区一些学校奉献爱心,我自己也时常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张智鑫说,在一次简单的车站志愿服务活动中,她深刻理解到作为一名志愿者就是要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在公共场所少吸一支烟,公交车上多让一次座,每天节约一度电,每周少开一次车,这些都是我们对社会公共环境和城市文明的无私奉献。为贫困灾区的孩子捐献一本书、一件棉衣,对企业困难职工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传递爱心的表现。

“志愿服务不在于你为社会奉献了多少物质财富,志愿者并不总与重大事件相连,只要我们坚持奉献,传递爱心,把志愿精神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志愿服务也一样会绽放光彩。”张智鑫说。

小区里的小婴儿满月了,会得到社区编织小组编织的满月帽;小区新婚的夫妇,会得到社区送来的吉祥中国结;虽然没有物业,但小区有一支70多名志愿者组成的治安巡逻队……这些服务都是裕华区青园社区的365帮办中心的惠民内容。

“365帮办中心虽然运行时间不长,但开展的许多服务项目却已坚持多年。”青园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叶继仁说,社区居民每户一本帮办手册,有需要随时找365帮办中心。几年来,社区通过帮办中心已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500多件,惠及群众达3000人次。“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我们做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但志愿服务不分大小,只要有一份爱心就行了。”

据了解,青园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个万人大社区,不具备实行物业管理的条件,而大部分产权单位也陆续退出了对宿舍的管理和服务。“这种情况下,居民家中的大事小情,谁来管,怎么管,成了难题。”叶继仁说,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探索,最终由社区党委牵头,在社区建立了“365帮办中心”,为的就是365天全天候为居民服务。“我们除了要集中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更要坚持从日常做起,以小善积聚大爱,让志愿服务融入生活。”

拥有责任感和温暖的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

“我们就是一个自发的公益小团队,没有一个明确的称谓,有时间了就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公安民警安保全也是个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从2009年开始,他就经常组织车友会的朋友们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捐物,还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

每年春节前夕是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日子,对于安保全来说则会更加繁忙,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会组织朋友们前往山区中的贫困学校,为那里的孩子送去慰问品。2014年,安保全和十几名志愿者一同来到行唐县,不仅为那里的学生带去了衣服、书籍等用品,还对10名家庭贫困的学生进行了现场资助。

“考虑到即将过年,除了资金帮助,我们还会为一些贫困孩子的家庭买些米面油等必备的年货,希望他们能够快快乐乐地过一个年。”安保全说,他们所捐的书籍、衣服等物品,大多数都是志愿者家庭捐献的,他们这个自发的志愿者队伍不分你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的就是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您的汽车亏电打不着火,或者在半路抛锚需要更换轮胎,您只要给我们发出求助信息,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的。”爱心救援队的发起人网友“一路石黄”说,他们是自发成立的一支救援队,现在成员已经有900多人了,大多是私家车、出租车司机,平时车内都携带救援工具,只要有人求救,救援者谁离的近,谁就赶过去帮忙。“这其实就是一个爱心传递的过程,我们去年底刚发起的时候,也就十几个人,后来很多受助者都主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救援队的人数也就越来越多了,救援的次数也在不断增加。4月份,我们参与救援的次数达400多次。”

“我们的宗旨是‘传递正能量,你我大家帮’,受到帮助的人能够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建设幸福、文明石家庄献出一份力量!”李腾飞说。

作为一名志愿者,莫丽也很害怕人们把志愿者与“伟大”联系在一起。不是害怕自己被约束,而是害怕这样不切实际的联系会让“志愿者”的队伍变小。莫丽说,不可否认志愿者中有很多佼佼者,就像感动中国的丛飞,他的事迹让无数人为之赞叹为之落泪,伟大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但是,我们不可能奢望所有的志愿者都变成丛飞。毕竟大多数践行志愿精神的还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他们才是志愿大军的主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份责任,一颗温暖的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

本报记者 祁鹏娜 程丽娜/文

张 震/图

志愿者的足迹遍布学校、敬老院、困难市民的家中……他们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图为志愿者到尖岭小区的日间照料中心陪老人聊天。

相关链接

多种方式参与志愿服务

如今,在市民中做志愿者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车站、社区、街头处处能够看到小红帽的身影,“我是志愿者,这是我应该做的”已成为一句流行的口头禅。市民除了积极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队外,还自发组建了不少民间志愿服务组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7万名志愿者,22406支各类志愿服务队,2496个志愿服务基地。

为更好地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今年3月份,我市建成了石家庄志愿服务网、石家庄市志愿服务管理系统、12349志愿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石家庄市志愿服务平台,为市民注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创造条件和载体,实现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活动项目的有效对接,实现全市四级志愿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共享。

如果市民想成为注册志愿者,可以登录石家庄志愿服务网,录入相关信息成为注册志愿者,也可以到所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就近注册。如果所在单位、学校有志愿服务组织的,也可以在本单位、学校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