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上课 究竟是费脑子还是“费流量”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虽然是一句戏谑,但反映出目前大学生上课的普遍状况。上课玩手机平板,成了不少大学生的选择。一些公共课甚至成了学生追剧集、看直播的“重灾区”。在不少大学的贴吧中有这样一个排名“每学期最费流量的几门课……”。
公共课成大学生玩手机的“重灾区”
在一些大学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场景:老师在上边讲课,学生在底下玩手机,仿佛置身事外,矜持一点的还把手机放在书本里,或是桌子下边,而大部分人则明晃晃地摆在面前。
《星星》剧热播的时候,成了一部分女生的最爱,讲台上的教授在与“都教授”的竞争中“屡屡败下阵来”。女生看剧热火朝天,男生则在打怪、修建庄园、酷跑中度过了一节节课。
多数大学生玩儿手机的目的是打发时间。然而并不是所有课堂都能玩手机,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存在很大区别。记者调查发现,专业必修课和部分比较受欢迎的选修课玩手机的情况少一些,而大部分公共课例如大学语文、文科数学、思想道德修养等成了玩手机的重灾区。
考试和课堂学习脱节成重要原因
上课的内容和考试的内容脱节,成为很多同学上课玩儿手机的“定心丸”,加上很多大学生只求分数不求学习效果、只为就业和保研加分上课的做法,导致很多学生觉得临考前借笔记和突击复习就能过,上课不用听、不用学。
“其实就是平时上课没啥用。”吉林大学学生董玉说。
很多人反映,上课“费流量”习惯并不是大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往往年级越高听课越少,长春理工大学的一位同学则利用百分比形容说:“大一上课100%听课,大二上课降到80%,大三以后,课上听讲的不超过50%,认真跟完整节课的不会超过20%。”
公共课成大学生玩手机的“重灾区”
在一些大学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场景:老师在上边讲课,学生在底下玩手机,仿佛置身事外,矜持一点的还把手机放在书本里,或是桌子下边,而大部分人则明晃晃地摆在面前。
《星星》剧热播的时候,成了一部分女生的最爱,讲台上的教授在与“都教授”的竞争中“屡屡败下阵来”。女生看剧热火朝天,男生则在打怪、修建庄园、酷跑中度过了一节节课。
多数大学生玩儿手机的目的是打发时间。然而并不是所有课堂都能玩手机,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存在很大区别。记者调查发现,专业必修课和部分比较受欢迎的选修课玩手机的情况少一些,而大部分公共课例如大学语文、文科数学、思想道德修养等成了玩手机的重灾区。
考试和课堂学习脱节成重要原因
上课的内容和考试的内容脱节,成为很多同学上课玩儿手机的“定心丸”,加上很多大学生只求分数不求学习效果、只为就业和保研加分上课的做法,导致很多学生觉得临考前借笔记和突击复习就能过,上课不用听、不用学。
“其实就是平时上课没啥用。”吉林大学学生董玉说。
很多人反映,上课“费流量”习惯并不是大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往往年级越高听课越少,长春理工大学的一位同学则利用百分比形容说:“大一上课100%听课,大二上课降到80%,大三以后,课上听讲的不超过50%,认真跟完整节课的不会超过20%。”
上一条:
百家企业蓉城觅良才

